Log in

HSK Standard Course 6A 第10课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Chinese food in the global context

汉字姐姐
Pinyin
EN
ES

Related

Click here to get a hard copy of this book

任何一个民族的饮食都不仅仅为饮食,它蕴藏着这个民族的精神与特征,传达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。中国的饮食文化历经数千年,始终具有魅力,是因为它不仅民族特性鲜明,而且善于吸收不同国家、不同区域、不同民族的优异之处,以至辉煌至今。

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个“和”字。。“和”包含“中和”“和谐”意。“中和”的意思就是折中、调和性质不同的事物。

原本中华饮食中的大量食物来自辽阔的土地,高山上的飞禽走兽,湖泊、小溪中的一条鱼,丘陵上种植的一棵菜,经过精心构思,巧妙烹任,即便仅为一餐素食,也可以让你尽享人间美味。汉唐以后, 中亚及东南亚的食物进入了中华饮食体系,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食物的品种;近代,西方饮食思想与方式得到认可,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。

在食材栽培方面,中华饮食坚持以本国物产为基本原料,同时合理引进、培育外来品种,比如咖啡、柠檬、芒果等,凡是历史不够悠久的外来食品,人们一般从食物名称上就能立即清晰地分辨出它的洋身份。至于中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葱、姜、蒜等调料,因其进入中华饮食年代久远,许多中国人其至把它当成了正宗的中国食材。在加工过程中,中国人照样可以用中国方式烹饪外来食材,使它美味诱人。而这一切得力于中国人能够充分认识异域食物的内在价值,以开放性的思维和灵感,创新式地把外来食物改变为中国饮食成分。

在就餐方式上,中华饮食文化同样显示着不排斥异域文化的态度,比如中餐“合餐制”的形成。先秦至唐代,中国采用分餐式方式就餐。南北朝时期,一种可随意折起来、称作胡床的坐具和一种较大的餐桌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,这些器具的推广,打破了跑坐而食的局限,形成了国坐合餐的形式。当然,对“合餐制〞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,根本上与“和”文化是相通的。。

可以说,中华饮食文化自诞生之日超,就面向世界,边继承,边改革,不断引进新元素,这也是其充满活力的奥秘所在。

改编自《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》,作者:肖向东

①中华: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,是汉族的发祥地,后用来指中国。
②汉唐:朝代名。汉:前206~220年;唐:618~907年。
③中亚:指亚洲中部,包括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。
④东南亚:泛指亚洲的东南部地区。
⑤先秦:一般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。
⑥南北朝:420~589年,东晋灭亡以后,中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,史称南北朝。
⑦中原:指黄河中下游地区。

Click here to get a hard copy of this book

Login to leave a comment~

Comments

No data available

Recommended

FreeFree
FreeFree
FreeFree
FreeFre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