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ick here to get a hard copy of this book
最近我母亲来苏州看我,她对中国的文化还比较了解,但我的朋友小美还是给她上了一堂“用筷子吃饭”的课。小美说:“伯母拿筷子太低,样子很不自然,夹菜的力量太小,也不知道用公筷。总之,母亲拿筷子拿得不好。还好这些话都要经过我的翻译,听起来没那么不舒服。在旁边吃饭的儿子和女儿也一起哈哈大笑着说:“奶奶不会用筷子!”
曾经听人说,中国人不需要用刀叉:筷子就是叉子,牙齿就是刀子。中国菜一般也切得比较小送到饭桌上就可以吃。我以前不太了解的是,如果刚好夹到一大块肉或一块鸡腿,该如何处理?法国人习惯用刀子切成大小刚好的食物,再用叉子送到嘴里,比用筷子要复杂多了;但用筷子成功地夹花生米或鸡蛋,是一件我们觉得很不简单的事情。
用筷子吃饭在我们眼中也有缺点:要把肉或整个虾放进嘴里,吃完了肉再把骨头或虾壳吐出来,实在不礼貌。再说,用筷子吃饭时,必须把碗举起来,让嘴和饭碗靠得近一点儿,而按照我们吃饭的习惯,碗或盘子是绝对不该离开桌面的!
看样子,我要真的入乡随俗的话,只好在苏州各个大小餐厅继续努力练习用筷子的技术了!
(据〔法〕孟德威 《环球时报》文章改写)
Click here to get a hard copy of this book